在我的肉腳登山史,這是唯一一座百岳。
如果把它的高度壓低 1000m,我一定可以輕鬆走到霸基。
先介紹一下大霸尖山的走法
一般登山客的規劃都是 3天2夜
第一天:17km的緩下坡平路+2km往登山口的下坡捷徑+4km的爬坡(海拔上升約900M)
第二天:從九九山莊,往返大霸尖山+小霸尖山,約14km的上下坡
第三天:第一天的路程反過來走
4km的下坡+2km離開登山口的上坡捷徑+ 17km的緩上坡平路
年輕力壯的登山客會重裝上山,把這三天兩夜的糧食扛上山
想輕鬆一點的話,就請山莊的人打理
早餐50元/人,晚餐500元/人, 睡袋另計,清潔費200元/人
介紹完一般人的玩法
那麼,不一般的登山客如何遊大霸尖山呢?
聽莊主說,有個捷克來的交換學生Peter,慢跑上山
20km的路程我們花了8~9hr,他用不到一半的時間就解決掉
當我們第一天累癱在山莊時,他已經在往大霸尖山的路上
我只能說:"傑克,這真是太神奇了!"
這三天中,最常做的事就是看里程碑,
看著它一百尺、一百公尺地增加,一百尺、一百公尺地減少。
14 km真是一條漫長的路,以前可以直接開車到登山口,由於山路常常壞掉,最後放棄整修。
從那時起,要上大霸尖山就得走上一段長路。
天氣涼爽時,走起來不累,大約13.8km的地方有冰涼的山泉水,
洗把臉,把身上的汗水擦掉,就可以消除疲勞。
再往前走1~2km就是東線瀑布啦!
這是兩階段的瀑布,真想在瀑布下做個SPA!
這隻是什麼昆蟲啊?很勤勞地沿著木樁爬呀爬
洗把臉,把身上的汗水擦掉,就可以消除疲勞。
再往前走1~2km就是東線瀑布啦!
這是兩階段的瀑布,真想在瀑布下做個SPA!
這隻是什麼昆蟲啊?很勤勞地沿著木樁爬呀爬
漫長的17km,就只拍了這幾張照片,其他的都印在腦袋瓜~~就是一片綠!
按照老爸的說法,我們很幸運,怎麼說呢?
我們這批人看到如此壯麗的大霸尖山後,隔天6/10就下起雨了,
後來的人即使上山,也是一片滄茫,接著來了2個颱風,也不開放入山吧
回到標題,為何說是太空慢步上大霸尖山
因為在台灣,我在3000m以上的高度會出現缺氧症狀~咳嗽、嘔吐、頭痛
在日本立山就完全沒有不適,一如在平地上的輕鬆自在。
第二天,在2700m左右,剛踏上往大壩尖山的路上,我就把早餐送給大地。
隨著海拔高度上升,我的步伐越來越小,速度也越來越慢,
走在我後面的老爸耐性全失,超前走去,他一直認為我是害怕才慢走,
真正的情況是缺氧而無力,
這時候憑著身體感到輕鬆或無力,我就知道是下坡或上坡。
走過大霸尖山的霸基,往小霸的途中,我的眼皮沉重地快睜不開來,我實在不想再撐了,
就停在小路旁睡覺,管它有沒有走完全程。
最慘的是第三天的回程,漫長的17km,雙腳已經有點痛,竟然還下起雨來
一直看不到出口,兩個腳掌越來越痛,已經不知道該用哪一側踏地,
幸好,老爸回頭接我,沒了背包這沉重的負荷,腳步加快了。
感想:再美的山,沒有充足的體力,也沒有好心情欣賞。
按照老爸的說法,我們很幸運,怎麼說呢?
我們這批人看到如此壯麗的大霸尖山後,隔天6/10就下起雨了,
後來的人即使上山,也是一片滄茫,接著來了2個颱風,也不開放入山吧
回到標題,為何說是太空慢步上大霸尖山
因為在台灣,我在3000m以上的高度會出現缺氧症狀~咳嗽、嘔吐、頭痛
在日本立山就完全沒有不適,一如在平地上的輕鬆自在。
第二天,在2700m左右,剛踏上往大壩尖山的路上,我就把早餐送給大地。
隨著海拔高度上升,我的步伐越來越小,速度也越來越慢,
走在我後面的老爸耐性全失,超前走去,他一直認為我是害怕才慢走,
真正的情況是缺氧而無力,
這時候憑著身體感到輕鬆或無力,我就知道是下坡或上坡。
走過大霸尖山的霸基,往小霸的途中,我的眼皮沉重地快睜不開來,我實在不想再撐了,
就停在小路旁睡覺,管它有沒有走完全程。
最慘的是第三天的回程,漫長的17km,雙腳已經有點痛,竟然還下起雨來
一直看不到出口,兩個腳掌越來越痛,已經不知道該用哪一側踏地,
幸好,老爸回頭接我,沒了背包這沉重的負荷,腳步加快了。
感想:再美的山,沒有充足的體力,也沒有好心情欣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